长春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对于很多70后、80后来说,回想童年时,《小学生守则》都会是非常熟悉的记忆。这篇守则常常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起,被张贴在教学楼的墙壁上、教室的黑板旁……如果你是个捣蛋大王,那么你很可能会对它更加熟悉,或许还有过罚抄《小学生守则》的经历。
第一版《小学生守则》陪伴过许多人成长。自1981年公布以来,它一直被使用了23年,直到2004年才进行了修订,并与修订后的《中学生守则》一起编写成了《中小学生守则》,成为许多90后、00后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然而,实施十年之久的2004版《中小学生守则》,曾被指“空洞”,“可操作性不强”。昨日,由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正式发布,回头看看前两版《守则》,在字里行间,能找到你的童年吗?
↓1981版《小学生守则》↓
↓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
新《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它采取“总分”的形式,每一条先有一句总体要求,再分述具体要求,比2004版《守则》多了可操作的内容,也在《中小学生守则(征集意见稿)》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如每条的第一句话均由三个字升至七个字,如“爱祖国”改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改为“勤劳笃行乐奉献”,“讲诚信”改为“诚实守信有担当”等。
新《守则》保留了2004版《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守则补充了一些新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此外还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受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
对比新旧两版《守则》,小编感觉新版:更!接!地!气!新《守则》更有针对性、更细化,适应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环境,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表述生动、带有诗歌韵律,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告诉孩子“要做到什么”,还说明了该“如何做到”。看完新版的《中小学生守则》,已经长大的你,能做到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