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网站新闻 > 本地新闻 >  长春患白血病女大学生自编自导微电影感动师生

长春患白血病女大学生自编自导微电影感动师生

发布时间:2013-12-27 09:20:41   作者:  来源:新文化报  浏览:   【】【】【

 一个9岁就诊断出患有白血病的女孩,术后一直伴随着白血病的并发症,要依靠做骨髓穿刺、大把吃药来抵御病痛。

  从初中毕业她就开始勤工俭学,最多的时候一天打三份工,攒学费、还债、照顾病重的母亲。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人生。

  但她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是一个忙碌又快乐的样子。这名女孩就是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大三学生张兆晖。

  昨天下午,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四象城礼堂,她自编自导的心理情景剧《有你在》以微电影的形式,在舞台前方的大屏幕上播出。

  《有你在》讲述的就是一名大学生勤工俭学照顾病重母亲的故事,参加演出的全是她的同学。虽然剧情简单,拍摄手法单一,但是,当片子播完,现场有那么一瞬间的沉默,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参演的演员看着张兆晖,都流下了眼泪。

  负责这次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李菲激动地告诉同学们,这不是张兆晖虚构的剧情———

  A面:“有味道”的女汉子身兼三职

  张兆晖的老家在延边的和龙市,22岁的她,扎着一个马尾辫,戴着黑框眼镜,笑起来的样子很温暖。同学们说,她是一个充满阳光、正能量的女汉子,“她每天的生活都很累、很辛苦,但是她仍然那么快乐。”

  懵懂而忙碌的大一上学期过去了,下学期一开学,张兆晖就开始了她勤工俭学的生活。当时,她每天中午、下午一下课,就立即跑到食堂的米线店帮厨,装菜、煮锅、调料……留给自己的吃饭时间只有不到10分钟,然后就马上跑回去上课。晚上,食堂关门后,她就用剩下不多的时间看书,赶在关寝之前回到宿舍。

  “那时候她每天身上都有特别浓重的米线味儿,怎么都散不去,倒头就睡,累得直打鼾。”同寝的姚帅帅说,开始的时候,室友们都有些受不了,也有人说过一些很刺耳的话,但每次张兆晖都会笑着跟大家道歉。

  在米线店干了一年半之后,有一段时间,张兆晖病倒了,再爬起来去工作时,米线店已经另外请了人。于是,她又到食堂的一家早餐店干起了兼职,5点起床去做蛋堡,下课后跑去烤冷面,晚上还要去电子阅览室当管理员。周六周日也不休息,出去发传单、做促销。张兆晖说,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辛苦忙碌,因为从6年前开始,她就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初中毕业的时候,她在一家烧烤店当服务员;高中时,她在学校外面的一家快餐店做了3年的兼职服务员,“我上大学的学费,很大一部分都是那时候工作攒下来的。”

  但是,张兆晖并没有因为忙于兼职而荒废学业,她仍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励志奖学金,学校、班级的各种活动也都积极参加,渐渐地,同学们喜欢上了这个“有味道”的女孩。

  现在,大三了,每天的不同时段,张兆晖仍会带着不同的气味走进寝室、教室,但是,同学们没再有过异议,而是开始关心她。“我们问过她,为啥把自己弄得这么累,她只是笑着说,她所经历的那些痛苦,我们永远都体会不到。”同学马欣欣说。

  在我被命运宣判“死刑”的时候,妈妈没有放弃我,为了救我的命,她的身体才熬成这样。我长大了,有能力赚钱了,有什么理由不对他们好?

  ———张兆晖

  她把剧本拿给我们的时候,只是告诉我们,这是她朋友身上发生的故事。

  ———参与演出的刘梦辉

B面:她是姥爷和妈妈的依靠

  父母离异后,父亲远走他乡,母亲有病干不了活,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姥爷,一家人住在简陋的出租屋里。这就是张兆晖的家,每个寒暑假,他们的饮食起居都由张兆晖负责。洗衣、做饭、收拾卫生……每天深夜姥爷想要起夜时,会摇响铃铛,这就像随时会响的闹钟,张兆晖一听到都会从睡梦中爬起来。

  白天,张兆晖还要到一家商场做促销员,一站就是9个小时。妈妈说,张兆晖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基本都是她自己赚的,在食堂的工作很累,每小时才5元钱,但是,因为管饭,她就坚持做着。看到女儿这么辛苦,妈妈很心疼,但却无能为力。张兆晖却说:“在我被命运宣判‘死刑’的时候,妈妈没有放弃我,为了救我的命,她的身体才熬成这样。我长大了,有能力赚钱了,有什么理由不对他们好?”

  C面:她还是13年前的白血病患者

  13年前,张兆晖9岁,一纸白血病诊断书几乎宣判了她的“死刑”,医生说,这个女孩可能活不过3个月。为了给张兆晖治病,原本就不富裕的张家卖了房子,父母借遍亲友,辞去原本收入微薄的工作,同时打几份工赚钱。终于,命运眷顾了这个不幸的女孩,经过多方治疗,张兆晖的血小板渐渐回升。3年后,她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去上学了,中考那年,她成绩全市第一。虽然为治病欠下巨债,但父母仍咬着牙决定,无论如何要把她供上大学。

  术后的13年间,张兆晖一直都没有完全摆脱白血病所带来的并发症,要依靠做骨髓穿刺、大把吃药来抵御病痛,现在的她,仍然是一个血小板低于常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但是,她的身体情况和家庭环境,之前没有任何人知道。

  直到上学期,学校组织文艺汇演,辅导员秦晓晔老师要求同学们提早来彩排,张兆晖却请假说她要在那个时间去打工,不能按时来。“之前就知道她每天很辛苦,我就细问究竟,又跟她妈妈联系,这才知道她经历着这样的事。”秦晓晔说,她很震惊,于是,这次心理剧展演活动,秦晓晔希望她把自己的故事改编成微电影,“我希望大家都能体会到,张兆晖的生活这么不幸,但她展现给大家的,却都是快乐的样子,那么我们又凭什么去抱怨生活?”

  参演《有你在》的演员们,听到老师讲述的来龙去脉,再回头看微笑着观看展演的张兆晖,全都掉了眼泪。原来,这段日子以来,他们演绎的故事背后,有着更加悲伤但坚强的现实。“她把剧本拿给我们的时候,只是告诉我们,这是她朋友身上发生的故事。”参与演出的刘梦辉说,张兆晖用轻描淡写的方式,给他们上了最有力量的一课。

快速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