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设立梦想“闹钟”
张天译,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研一的学生,半个月来,他和同伴一直睡在实验室里,“‘还睡呀’是4月15日11时正式上线,今天刚好半个月,我来的时候用户是4220多人,一直都在变,我们希望全校6万多人都能加入进来。”张天译说。
张天译昨天对记者说,创建这样一个平台啊的想法酝酿很长时间了,初衷就是希望大家积极、健康地生活和学习。
去年7月,他去牛津大学做交流学生,初到时,在校园里的长椅上常能看见睡相“惨兮兮”的学生,“这么知名的学府,学生怎么是这个模样呢?”张天译不解。
学校负责接待的志愿者告诉他:“因为他们太累了,他们需要休息一下。”
后来,张天译才知道,这里有太多拼命学习的人。张天译是这样的人,他希望有更多人也这样。“在平台创建前,朋友说这个平台最多也就能加进2000人,正式上线后,在10小时内用户就突破1000人。”他说。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儿,当代的大学生都有着一颗想上进的心,只是有的时候,需要有人来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张天译说。
早起签到的时间是6时至7时30分,有很多同学希望提前,但张天译觉得保证休息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鼓励大家早起,对于前20位签到的同学,早餐可以得到免费的豆浆一杯。“我还没喝到过呢,我一定努力喝到。”李艳萍说。
除了早起签到功能,该平台还有“一分钟讲堂”功能,请来吉林大学的名师和同学们分享心得。“正能量站”功能以文字、图片还有语音的形式,给大家输入正能量。
“实用信息”功能则包含了每日校内通知及订餐电话等生活信息。
“最近最受大家欢迎的是‘空自习室查询’,只要回复‘4’,你就可以看到此时此刻三个主要教学楼中的自习室的情况。”张天译说。功能还会逐渐增加,“目前我们的工作量很大,尤其是社联负责搜集信息的同学们,非常辛苦。”虽然微信平台上线只有半个月,但早有商家“盯”了上来,可都被张天译拒绝了,“我想要的是一个公益的平台,希望保持最原始的初衷,早起一分,就离梦想近一步。中国梦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梦,希望大家走在奔向梦想的路上。”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