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纠正学风、减少学生逃课现象高校实施座位实名制
佛山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纠正学风、减少学生逃课现象,近日实施座位实名制。
初衷:减少大学生逃课
“座位固定的初衷是抓学生上课出勤率,减少逃课现象。”佛山科技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余副书记表示,“看到往年有学生因逃课而毕不了业很痛心,于是学院出台这样的措施提高学生出勤率。”
为了防止学生逃课,很多高校绞尽脑汁地出台各种措施。今年年初,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推出一项上课点名法拍照查缺。每节课上课前,学习委员 会拍摄教室里老师和到课同学的全景照,学院根据照片“揪出”缺课学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系教师研发出一套手机蓝牙点名系统。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信息系2011级学生每人携带一张座席卡,实名上课。迟到学生的座席卡被放在前两排,这样,迟到和旷课的学生就一目 了然了。部分学生惊呼:继“火车票实名制”、“博客实名制”之后,“实名制”之风吹进了高校。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教师上课点名的时间,也提高了上课出勤 率。据该系辅导员介绍,2011级全系共有160名学生,这一措施从开学到现在执行了一个半月左右,根据学工处抽查的结果,只有3人次迟到,还未出现缺席 的现象。
质疑:治标不治本
针对佛山科技学院座位固定的做法,新浪微博发起了一个近1000人参与投票的调查,结果显示,76%的网友持“不赞成,对防止逃课作用不大,破 坏大学气氛”态度。“固定座位,是治标不治本”、“这是应试思维在大学的体现”、“能留住人,但留不住我的心”……网友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这样的做法体现的是一种落后、陈旧的教学管理观念。”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迟希新表示,“很多学校把所谓的学生到课率、老师迟到等与学生的成 绩、老师的奖金挂钩,以至于出台了一些旷课3次就没有成绩、考勤结果占期末成绩的30%之类的规定,这些是不合理的,不是现代大学所倡导的。”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最近在武汉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的一项共获取9766个有效样本的“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状态调查”显示,“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某门课不喜欢,不想听”。
与一些课堂受冷落相比,有一些老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学生提前到教室占前排的位置,来晚了没座只能站在教室后面听课。最近几年很火的复旦大学教师陈果,把思修课讲得生动活泼,犹如一碗“心灵鸡汤”。这让很多大学生惊呼:原来思修课可以这样上。
迟希新指出,授课方式单一,课堂缺乏新意,是现在有些大学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部分原因,“现在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元化,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应该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来改进授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