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小伙开英语培训班梦想成为翻译
33岁吉林小伙刘楠3岁时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脑瘫),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压力,但他就这样乐观坚持着,“我相信勤奋能弥补一切。”
他为了证明肢体的“障碍”与智力没有关系,不停地努力学习来证明给别人看。高考597分,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开办培训班,报考研究生……直至梦想做中国最出色的翻译。
开办英语培训班
学生们都很喜欢听他的课
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液晶电视、几张课桌,这就是刘楠现在的事业,也是他英语培训班的所有家当。
刘楠介绍,这个培训班自2004年初开办以来至今,前来学习的学生络绎不绝。每天18时至22时,都会有小学或高中的学生前来上课,周末则全天都有人来上课。
“我的学生都叫我‘一指禅’。”刘楠笑着说,因为身体原因他只能一个手指敲打键盘,因此得了这个“外号”,不过他感到很亲切。
“我喜欢说英语,因为我说英语别人就听不出我与别人的不同。”刘楠说,他喜欢给学生们编一些英语绕口令,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这也算是一种经验吧,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的。”
“我喜欢刘老师的课,虽说在汉语交流中有些吐字不清晰,但英语发音却很准,跟他学了两个多月的口语,我的口语水平现在在我们班是拔尖的。”正在读初三的刘同学说。
目前,刘楠在教英语的同时正在完成另一个目标,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
“我的梦想是想成为全国最出色的英语翻译。”刘楠说,他坚信,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会实现梦想。
写字时因掌握不好力度
一天要用几十根铅笔
“相比苦难,我更喜欢战胜苦难时的过程。”刘楠笑着说。他的母亲赵女士在生他时发现胎位不正,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出生后,医生又检查出他患有硬皮症、房颤、心脏瓣膜闭锁不全等疾病。“身边的人说我能活过来,长这么大,是奇迹。”刘楠说。
“我是在3岁时被确诊为脑瘫的。”刘楠说。当时是母亲发现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能站起来走路时,他却刚能坐着,3岁时才会走路。
“我依稀记得,母亲带着我跑医院,为我针灸、推拿。可以说,我在上学之前,在医院呆的时间比在家呆的时间长。”刘楠笑着说。转眼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在母亲呵护下的刘楠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与常人的不同,可每当上体育课和课间操时,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才逐渐明白自己的不同。
由于双手没有力气,无法拿稳铅笔,刘楠写出的根本不是字,而是一条波浪线。
为了练好字,刘楠不知道用了多少根铅笔。因为掌握不好力度,铅笔芯总断掉,正常一个小学生,一天不过用两到三根铅笔,刘楠却要用几十根。但他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发现自己英语发音极其标准
终于有了比别人强的地方
“其实我的病与智力没有关系,为了证明着一点,我只能通过努力学习来证明给别人看。”刘楠说。
“上初中以后,我才慢慢地理解‘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的含义。”刘楠回忆,记得上初中的第一天发课本时,他在看到有英语书的时候还傻乎乎地问同学,这本书是干吗用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排在全班第一,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而之后的每次考试,他都名列前茅,从没掉出过前5名。
“很快,我就发现了自己的不同,因为身体的原因,汉语说得不是很利索的我,英语发音却极其标准。”刘楠说。
发现这一情况后,刘楠欣喜万分,自己终于有了比别人强的地方。
就这样,通过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1998年的高考,刘楠以597分的高分考进了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并于2002年3月份,通过了专业英语八级的考试。当时全系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考过。
“其实学习英语并不难,口语只要你敢大声地读出来,其他的多记、多看、多背就行了。”刘楠说,就是要勤快,没什么技巧可言。
曾四处碰壁甚至想到轻生
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做家教
“毕业之后,首先想到的是生存,但这一次给了我一个从未有过的打击。”刘楠说。
毕业后,刘楠制作了300多份的个人简历去应聘,但都石沉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去单位面试,都因身体原因遭到拒绝。那时的他极度消沉,不愿意去接触外界,甚至有过多次轻生的念头。
“那时身边的朋友给了我不少的帮助,现在开补习班的想法就是当初朋友想出来的。”刘楠说。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了家教生涯。因为他教过的学生成绩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来找他的学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