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报10个协会被老妈经济制裁
晓旭在学校里参加了10个协会,武术协会、音乐协会、通讯社协会、演讲协会、网页协会、书法协会、街舞协会、轮滑协会、软件制作协会、PS协会。每周活动时间如下。
单周
(每天18:30~20时)
周一软件制作协会
周二网页协会
周三PS协会
周四软件制作协会
双周
(每天18:30~20时)
周一PS协会
周二书法协会
周三街舞协会
周四武术协会
周五~周日
(不分单双周,时间随时安排)
演讲协会、轮滑协会、音乐协会、通讯社协会
妈妈观点
协会不能报太多
王女士说,儿子可以报协会,但要报一些对学习或工作有用的,随意地报10个肯定不行。“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报了一个广播站的协会,那都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可他报的10个协会有用的没几个。什么武术协会、音乐协会、书法协会、街舞协会……”王女士生气地说,儿子是计算机专业,报这些协会根本对他没什么促进,而且这么多的协会,他哪有时间都能干好。
上周的两件事让王女士决定不能让步。“上周三晚上,我给儿子打电话,电话那头乱糟糟的一团,儿子大声说,他正和协会里的同学们聚会呢。临睡觉前我再给他打电话,是同寝同学接的,说他喝醉了,睡觉了。”王女士回忆,儿子从小到大也没喝过酒,一出门就这么喝,她都担心死了。另外,参加协会需要费用,让王女士反感。像跆拳道训练的时候要购买训练服,好几百元的服装也穿不了几次,简直是在浪费钱。
现在,王女士给儿子打电话多了,母子关系慢慢缓和,但给儿子的花销严格把关。“刚开学我给他带了2000元生活费,最近我给了他点钱,肯定没有以前多了,这样的‘经济制裁’能控制一下他,要不真没法管了。”王女士无奈地说。
儿子观点
活动让人更充实
“大学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还像高中时那样埋头苦学就不对了,我感觉活动让人更充实。”晓旭说,学校社团纳新的时候,他对很多协会都感兴趣,就和同学们报了,后来才发现报了10个,觉得是有点多了。
“现在课程还算松缓,没到忙的时候,前段时间各个协会的见面会让我忙够呛,甚至一小时内跑到两个协会,做了两次自我介绍。”他说,现在各个协会的活动也都陆续开展,他会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安排好时间,争取都不耽误。
“我算是我们寝室里报协会最多的,但大家报的也不少,我们寝室没有报少于5个协会的。”晓旭说,虽然做活动的时候很累,但这样能认识更多的朋友,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辅导员意见
参加1~2个协会最好
昨日,在长春大学校园内,一些协会正在纳新,随机采访了25位新生,他们都报了不同的协会,其中15人参加了3个协会以上。
长春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高松老师说,大学新生对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十分积极,是可以理解的,参加1~2个协会是最好的选择。
“选择协会要先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其次要结合本专业和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来选择。当然要先保证专业课能够正常完成。”高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