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馆踢球收费学生“敬而远之”
校园的体育场馆同时向校外人士开放,在节假日几乎都要收费,最高竟达上千元。不少学生向记者吐槽:学校体育场馆被外来人士占领,这让他们很是苦恼。更坦言,因为收费太贵,他们对体育场馆只能“敬而远之”。
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和暨南大学的真草足球场,校外人士租用一场,收费高达1400元。学生租场也需要700元。而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的收费相对便宜,7人场的是300元/场,11人场的是600元/场,校内外人员统一价格。除了足球场,篮球场的收费也是“大头”。在华南农业大学,无论校内、外人士,抑或是节假日与否,都统一收费:16:00前收费是全场150元/小时,16:00后则全场180元/小时。而在华南理工大学的西区体育馆,篮球校内人士收费50元/场,校外则收取100元/场。
相比之下,羽毛球场的收费则比较“平民”。华南农业大学羽毛球场的收费是16:00前20元/小时,16:00后25元/小时。而在华南理工大学,羽毛球场在早上6:30-8:30时段实行免费。在收费时段,还开通有月卡:周一至周五的8:00-16:00,学生可以办理月卡100元/月,教工15元/小时;周一至周五和16:00-22:00和周六日及节假日,学生20元/小时,教工则是30元/小时。不过,校外人士使用,无论时段,均收取70元/小时的费用。
此外,各高校的游泳馆、乒乓球场收费也相对较低廉。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游泳馆对学生收费3元/时,校外人士5元/时。中山大学的乒乓球场每场租金为5元,校内外人员统一价格。
虽然收费不等,有的场馆还收费不菲,但记者走访发现,许多高校的体育场馆均爆满。周末记者来到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的田家炳体育馆,里面熙熙攘攘都是运动的人。整个场馆有4个篮球场和四五十张乒乓球桌,绕场一圈,记者发现,几乎都是外来的白领在此包场比赛、运动。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便是工作日,这里晚上也常常被外来人员包场订满。
“我们只有一个体育馆,平时上课也是不够用的,有时还要在露天场地运动。一般我们都会提前预订篮球场地,不然会订不到。”华农大三学生小吴坦言,学校体育场馆被外来人士占领,这让学生很是苦恼。记者了解到,华农五山校区占地4000多亩,学生就有4万多名,体育场地供不应求。“我们是学生,打一场篮球就要一百多块。要是能免费就好,我肯定常来。”喜欢运动的学生小洪坦言,因为收费太贵,许多学生都对体育场馆“敬而远之”,宁愿选择在露天、免费的地方打球。
在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馆,工作人员透露,平时篮球场多是单位领导来包场,有的单位甚至是长期订票。学生一般都不来包场,因此工作人员也不会给他们开灯,学生摸黑打球,只打一段时间就走。在华南师范大学,爆棚的场景也比比皆是:周末早上,校内3个羽毛球馆几乎没有虚位,田径跑道上有学生和住在附近的居民在跑步。傍晚时分,足球场上聚集了一群群双休的白领在踢球。游泳池也相当热闹,校外人员和学生混杂其中……
对于大学校园内体育设施收费现象,不少学子和老师都“有话讲”。
暨南大学学生小黄认为,校园体育设施远不能满足同学需求,唯有以收费来限制使用人数来维护体育设施。“即使所收取的费用并没有用来维修体育设备,但是因为收费这一限制条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数、保护了设备。这跟旅游景点收费是同样的道理。”
也有不少学生对这种做法表示质疑。“维修场馆不是应该有专项教育拨款的吗?再说我们当初交的学费里面不是应该包括场馆费用,学校不是理所当然地应该为学生提供运动场所?学校的做法是不是有将体育场馆市场化的嫌疑呢?”有学生直指。
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和暨南大学的真草足球场,校外人士租用一场,收费高达1400元。学生租场也需要700元。而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的收费相对便宜,7人场的是300元/场,11人场的是600元/场,校内外人员统一价格。除了足球场,篮球场的收费也是“大头”。在华南农业大学,无论校内、外人士,抑或是节假日与否,都统一收费:16:00前收费是全场150元/小时,16:00后则全场180元/小时。而在华南理工大学的西区体育馆,篮球校内人士收费50元/场,校外则收取100元/场。
相比之下,羽毛球场的收费则比较“平民”。华南农业大学羽毛球场的收费是16:00前20元/小时,16:00后25元/小时。而在华南理工大学,羽毛球场在早上6:30-8:30时段实行免费。在收费时段,还开通有月卡:周一至周五的8:00-16:00,学生可以办理月卡100元/月,教工15元/小时;周一至周五和16:00-22:00和周六日及节假日,学生20元/小时,教工则是30元/小时。不过,校外人士使用,无论时段,均收取70元/小时的费用。
此外,各高校的游泳馆、乒乓球场收费也相对较低廉。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游泳馆对学生收费3元/时,校外人士5元/时。中山大学的乒乓球场每场租金为5元,校内外人员统一价格。
虽然收费不等,有的场馆还收费不菲,但记者走访发现,许多高校的体育场馆均爆满。周末记者来到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的田家炳体育馆,里面熙熙攘攘都是运动的人。整个场馆有4个篮球场和四五十张乒乓球桌,绕场一圈,记者发现,几乎都是外来的白领在此包场比赛、运动。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便是工作日,这里晚上也常常被外来人员包场订满。
“我们只有一个体育馆,平时上课也是不够用的,有时还要在露天场地运动。一般我们都会提前预订篮球场地,不然会订不到。”华农大三学生小吴坦言,学校体育场馆被外来人士占领,这让学生很是苦恼。记者了解到,华农五山校区占地4000多亩,学生就有4万多名,体育场地供不应求。“我们是学生,打一场篮球就要一百多块。要是能免费就好,我肯定常来。”喜欢运动的学生小洪坦言,因为收费太贵,许多学生都对体育场馆“敬而远之”,宁愿选择在露天、免费的地方打球。
在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馆,工作人员透露,平时篮球场多是单位领导来包场,有的单位甚至是长期订票。学生一般都不来包场,因此工作人员也不会给他们开灯,学生摸黑打球,只打一段时间就走。在华南师范大学,爆棚的场景也比比皆是:周末早上,校内3个羽毛球馆几乎没有虚位,田径跑道上有学生和住在附近的居民在跑步。傍晚时分,足球场上聚集了一群群双休的白领在踢球。游泳池也相当热闹,校外人员和学生混杂其中……
对于大学校园内体育设施收费现象,不少学子和老师都“有话讲”。
暨南大学学生小黄认为,校园体育设施远不能满足同学需求,唯有以收费来限制使用人数来维护体育设施。“即使所收取的费用并没有用来维修体育设备,但是因为收费这一限制条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数、保护了设备。这跟旅游景点收费是同样的道理。”
也有不少学生对这种做法表示质疑。“维修场馆不是应该有专项教育拨款的吗?再说我们当初交的学费里面不是应该包括场馆费用,学校不是理所当然地应该为学生提供运动场所?学校的做法是不是有将体育场馆市场化的嫌疑呢?”有学生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