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
在23分53秒的演说中,李元元50次提到“选择”、23次提到“理想”、11次提到“信仰”、5次提到“坚持”。作为大学校长的李元元,这是他第九次站在开学典礼的主席台上面对新生“倾诉”,也是他就任吉大校长以来的第二次新生典礼致辞。
“如果你还踟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就来听听李校长的演讲吧。”吉林大学药学院大一新生王振华说,他对开学典礼上校长要说什么很期待,就在网上搜索李元元以前的演讲稿,结果发现在毕业典礼上,李校长喜欢用很多网络用语和新鲜词汇,而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大多态度严谨,没想到这回演讲的套路变成“励志型”,听起来给人以力量。
艺术学院大一新生李满振认为,校长在开学第一课给大家讲“选择”,显然是希望同学们慎重对待每一次选择。
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一年的王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大学四年,我像高中一样刻苦才考上研究生,正犹豫着是否深造博士,听了校长的演讲,我决定坚持下去,不问结果如何,至少坚持过,自己选择的过程会很美丽。”
“校长以选择为题,显然希望新生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老师曲家伟认为,大学生刚刚来到大学,陌生的环境和考试压力骤失,容易使人丧失目标变得沉沦,正因此校长谈“选择”,鼓励学生不要放弃自己固有的理想,这样会激发很多同学的学习动力。
“这是一个不缺少选择机会的时代”
开学典礼结束后,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一年级的郝英凯同学认为:“李校长似乎是在结合他的人生阅历,总结经验并激励同学。”建设工程学院的李同学也有同感:“李校长的演讲,是以过来人的身份谈人生感悟,感觉很亲切。”
“这是一个不缺少选择机会的时代。我们由于能够选择的东西太多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这种焦虑,不是所选择的东西本身,而是选择过程的煎熬。”
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成长为大学校长,年过半百的李元元以自身经历告诫学生“在漫长而多彩的人生旅途中,会面临着很多选择……恰恰就是这些选择或将构成你未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也可能由于这些选择的差异把你们引入不同的旅途、带向不同的终点、演绎不同的人生。”
作为校长,李元元希望他的学生多一份对信仰和理想的执著、少一点现实的功利与急躁,“今天的社会,理想主义少了……急功近利左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选择,有的人为了金钱泯灭了良心,有的人为了贪欲践踏了正义。”
新生做笔记: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成功
选择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譬如在你们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中,就会面临着专业的选择、课程的选择、导师的选择、职业的选择、友情的选择、爱情的选择等等。”作为“过来人”的李元元说,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未来的人生轨迹,他无法告诉同学们哪种选择是正确的,但正确的选择源于崇高的信仰、远大的理想和恒久的坚持。
校长这样的说法赢得很多同学的理解,并被大一新生们记在笔记本上,作为经典语录。
“选择一种信仰,就是给人生之舟选择一条水道,决定着我们是去大海遨游还是在小溪戏水。”——人文学院大一新生李成敏将这句话记录,并在一旁做批注“信仰无敌”。
李成敏说,太多人会迷失在纷纷扰扰五光十色的社会里,在这个时候,信仰就会让人走正路、做对的事情。
“有些选择无所谓对错,但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成功。对选择的坚守,就是对理想的坚守!”——外国语学院的丁一同学听后对身边的同学说“这句太给力了,能激励我大学四年,战胜各种困难。”
在演讲的最后,李元元希望“同学们在面临各种选择时,多些民族大义少些个人功利,多些精神追求少些物质崇拜,多些奉献少些索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书写出无愧于使命、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璀璨人生。”